职务      理论教研室主任


周白玉,女,198203月出生,自贡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200407月参加工作,2022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业绩:近年来主持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主持四川

省社科规划项目1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1主持及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21出版专著2参编“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1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文综类一等奖;获四川省教育学会第十九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贡市第十七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自贡市第十八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师德建设先进个人”

20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排演2022参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筹备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2022参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主题演出作曲编曲突出贡献原创抗疫歌曲《逆行天使》获四川省教育学会优秀原创作品三等奖并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彭海,男,19678月出生,自贡人,学历大学本科、学位艺术学研究生,副教授。19857月参加工作。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多年来担任大学本科《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创作》、《管弦乐队编配》等课程教学工作;担任研究生《音乐创作》、《钢琴伴奏写作》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要获奖情况:民族管弦乐《谶(chen)纬》获台北市立国乐团第十届国际征曲比赛佳作奖,2001.06.17,台北市立国乐团保留版权;领唱与合唱《半屏山》200310月获《珠江》杯全国音乐作品比赛最高奖——优秀作品奖;单簧管与钢琴《云南行三章》201511月获四川省自贡市“广电网络杯”第三届本土原创作品优胜奖。2016年度四川理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2017826日四川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专业组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8月全球华人音乐节词曲创作大赛金奖。

论文:《基本乐理译调和移调的三步教学法》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62期;《析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征及结构特色》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20063期;男女声领唱与童声齐唱《心愿》《音乐创作》2016-06期;歌曲《茶山新歌》研析 艺术交流2023.4;《清新典雅的“爱之声”》文化产业2024.5期;《滇晋民歌“绣荷包”的艺术特征对比》文化产业2024.9期等。

专著:交响乐《山魂》札记 独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6-01; 《实用基础和声写作》 独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8-07

科研项目:

《基础和声写作有声教程》川理工【2016114JG-1662 立项时间2016-06-02课题负责人 2018.6结题

《中国西南五声性调式音乐辨析》西南音乐研究中心 xnyy2016025立项时间2016-06-16课题负责人 2018.12以优秀等级结题

《中国现代五声性调式音乐经典名作研析》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 MYZD2019-1 2023.9结题




张  帆


张帆,男,197612月出生,广元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20017月参加工作,2013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任职以来共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科研项目7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2项。迄今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专著1部。




王小梅


王小梅,女,广安人,硕士研究生。20057月参加工作,20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音乐学院社会音乐古筝专业高级教师、中国音乐学院社会音乐古筝专业考官、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四川省教育协会音乐教育协会会员、自贡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2022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审美和人文素养一等奖、专业技能三等奖、个人全能三等奖;2017荣获理工学院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2019连续两年获四川理工学院年度"优秀教师";2020年获四川轻化工大学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21年获四川省第七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本科组中外乐器演奏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专科组中外乐器演奏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成功举办"筝心筝意"王小梅2015级古筝选班修班音乐会;2019年成功举办"筝.情"王小梅古筝独奏音乐会;2022年成功举办"筝情筝意"王小梅2019级古筝选修班音乐会,2023年成功举办学生林丽鹃古筝独奏音乐会。




李叶晔


李叶晔,女,19871月出生,四川隆昌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讲师。20139月参加工作,2008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和钢琴系双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理论方向,博士毕业于泰国吞武里大学音乐教育方向

主要业绩:主要教授中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文献综述等课程,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市厅级课题3项,横向经费20余万元。





王略韬


王略韬,男,19879月出生,重庆人,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讲师。20166月参加工作,2008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西藏大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在读,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工作以来,发表B刊一篇,D刊一篇,普刊一篇,主持市厅级项目一项,参与项目8项,指导音乐会7场。主要获奖:创作作品《彝美中国》入选2019年度中国音协“听见中国听见你”四川推选活动暨“唱响四川——奋进新时代”优秀原创歌曲展,并以四川省第五名的成绩报中国音协、中宣部入围全国决赛,创作作品《彝美》在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评选活动中获第二等级奖——入围奖,并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官网首页等各大媒体上宣传,登上四川省文联杂志《现代艺术》百家专栏,被四川新华文轩出版社收录并出版;创作作品《千年盐缘》、《我不是菜鸟》、《忠诚铸警魂》、《蜀韵》、《古征途》、《川渝味道》等多次获得中国合唱协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赛事一等奖、二等奖。为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政府、自流井区公安分局、大安区宣传部、蜀光中学百年校庆、荣县国税地税局等单位或活动创作、编配的作品多部,成果成绩突出。






彭娟,女,198011月出生,自贡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录音艺术与计算机音乐专业。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20027月参加工作。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教音乐理论等基础和专业学科,研究方向为音乐基础理论,新媒体和计算机音乐,互动音乐。多媒体应用于视唱练耳训练软著一项,拾音器应用专利一项。



      职务  学术办临时负责人      


冯凡,男,19867月出生,四川广元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20139月参加工作,2009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甘孜州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承担基础和声、基本乐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教学生中多人先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先后主持、参研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3项,在省级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论文7篇。

曾为康定国际跑马节创作、制作歌曲《吉祥康定》,为泸定樱桃节创作、制作歌曲《樱桃花飘过的地方》,受邀为甘孜州州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晚会制作音乐,参与四川省统战部2019年新年音乐会的音乐编创和录制;改编合唱《卓玛》、《祝你平安》、《一个妈妈的女儿》为建党100周年创作歌曲《永远的红梅赞》,先后被学校官微、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介推送;创作舞蹈音乐《德格之印》获得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蔵羌彝戏曲音乐人才创作培训”一等奖





裴灿灿


裴灿灿,男,19949月出生,安徽淮南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助教。

主要业绩:主要从事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和后调性音乐及理论、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工作。主持两项和参与十余项市厅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十篇,其中核心论文两篇。指导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中获得国家、省级和校级项目立项3项。2023年论文“汪立三《李贺诗意二首》的自由十二音技法研究”入选“2023汪立三诞辰90周年暨钢琴及室内乐(哈尔滨)研讨会”(该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并在主会场宣读汇报。





崔  瑶


崔瑶,女,1981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博士,讲师20239月参加工作。国际传统音乐舞蹈学会(ICTMD)会员、亚洲研究学会(AAS)会员、亚洲音乐学会(SAM)会员、美国民族音乐学学会(SEM)会员、中国音乐研究学会(AC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主要业绩:

一、论文发表

Cui, Yao. A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Education in Toronto[J].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2023,55(2): 121– 45.《多伦多中国乐器教育史》一文于2024年发表于《传统音乐年鉴》第55卷第2期,121–145页,独著。

Cui, Yao. Patterns of Repertoire Amongst Toronto Chinese Orchestras[J]. Asian-European Music Research Journal, 2022, 10 (Winter): 33-38.《多伦多民族管弦乐团的曲目模式》一文于2022年发表于《亚欧音乐研究》第10期(2022年冬),33-38,独著。

二、国内外会议论文

2021年美国民族音乐学会(SEM)年会论文:“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on Chinese Musi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pa from the 1950s to 1965”(社会和政治变革对中国音乐的影响:1950 年代至1965 年琵琶的发展)。

2021年加拿大传统音乐学会(CSTM)年会论文:“Patterns of Repertoire Amongst Toronto Chinese Orchestras”(多伦多民族管弦乐团的曲目模式)

2022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年会论文:“A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Education in Toronto after the 1970s”1970 年后多伦多的中国乐器教育史)。

2022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 22 届年会论文:《20 世纪70年代后的多伦多的中国乐器教育史》。

202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年会论文:“Rehearsal Negotiations in Toronto’s Chinese Orchestras”(多伦多华人民族管弦乐团排练时的协商)

2023年美国民族音乐学会(SEM)年会论文:“Negotiating Musical and Cultural Spaces within the Chinese Diaspora: The Toronto Chinese Orchestras as A Case Study”(在海外华人中协调音乐与文化空间:以多伦多华乐团为案例研究)。

2024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3届年会论文:音乐记谱法的殖民化与去殖民化探究-以多伦多华人民族管弦乐团为例。

2025年国际传统音乐与舞蹈学会(ICTMD)年会论文:“Adoption, Adaptation, and Resistance: Colonizing and Decolonizing through Music Notation”(采用,适应和抵抗:通过音乐符号进行殖民和去殖民化)。

2025年亚洲研究学会(AAS)年会论文:“Taoist Rhythms in the Digital Age: A Study of Taoist Music Ensembles’ Adaptation to Social Media in China”道教节奏在数字时代的体现:道教乐团适应中国社交媒体的研究)

三、学术翻译项目

2021年参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和加拿大传统音乐学会(CSTM)对话翻译项目

2021-2023担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大汉公报》项目翻译研究助理

四、科研项目

2024年参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田野采风》建设,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2024年主持《长山锣鼓非遗传承人口述实录史》项目,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

五、教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3年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讲课比赛三等奖。




陈薪宇


陈薪宇,女,米兰大学硕士研究生,理论教研室青年教师,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业绩:主要教授欧洲音乐史,音乐论文写作基础等课程。从教期间主持、参研教改项目2项;主持、参研课题5项,其中包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主持参研、横向项目2项;参与全国性论坛会议2次;发表论文2篇;参与实践赛事及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若干。




颜贤华


颜贤华,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理论教研室青年教师,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担任电脑音乐基础、编曲基础等教学工作。


主要业绩:2024年担任音乐剧《碧血湘江》音乐制作编曲,2022年担任北京冬季残奥会开幕式音乐《阳关三叠》及《春江花月夜》(合作)音乐创编,江西省旅发大会开幕式作曲编曲,第二十二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音乐创作;广西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童话音乐剧《磨豆2-奇妙山谷》音乐制作、录音制作,“擎旗奋进新征程”—自贡公安“向人民报告”主题展示活动音乐创编及录音,贵州日报社周年庆主题曲《以梦为马》作曲及编曲,从教期间参研课题3项,筹办(指导)“MIDI”原创音乐会1场,主持、参与横向项目若干,参与各类实践赛事数以十计。第26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开幕式主题曲音乐制作,参与录制出版音乐专辑《华彩都匀》等。创作民族舞蹈操音乐《阿妹戚托》,荣获贵州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三等奖;为广播剧《界碑》配乐,荣获第十届广西文学文艺创作铜鼓奖;编曲制作广播剧《传歌》,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广播剧专家评析“连续剧”二等作品;




李  润


李润,男,19894月出生,隆昌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职称。20137月参加工作,2011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贡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歌艺术促进会理事。


主要业绩

擅长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创作,涉及交响乐、歌剧、音乐剧、影视配乐、舞蹈音乐、歌曲创作等。致力于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创作(配器)原创音乐作品500余首(部),制作专辑10余张。


代表作:

2022北京冬季残奥会开幕式音乐《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甘肃会宁民歌题材交响音乐会《红色交响》;原创大型民族歌剧《拔哥》;纪录片《又见汶川》配乐;声乐作品《短笛》、《送君叹》等


创作情况及获奖情况:

202311月,合唱作品创编《瑶族大歌》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表演唱一等奖,并选送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20238月,舞蹈音乐作曲《白虎巴人》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一等奖,并选送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20238月,合唱作品《蔑丝飞舞》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表演唱一等奖,并选送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20238月,舞蹈音乐作曲《羌山细雨》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甲组一等奖;

20238月,合唱作品《北京来的阿嫫》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一等奖;

20235月,为2023“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创作多部作品;

20223月,为2022北京冬季残奥会开幕式新创《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

202112月为广播剧《界碑》配乐,并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广西文学文艺创作铜鼓奖;

20205月参与创作的原创大型民族歌剧《拔哥》,并作为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并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等多项荣誉;

201911月创作甘肃会宁民歌题材交响音乐会—《红色交响》;

20185月参与作曲、制作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四集人文纪录片《又见汶川》,并在央视六套,广东卫视播出。



罗雪娇


罗雪娇,女,19953月出生,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2022年年9月参加工作,2016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建清


王建清,男,硕士研究生,助教。先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和参与的课题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