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上午10:30,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新学期首次公开课在音乐学院A1002教室开讲。本次课程以“中国古代舞蹈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商乐舞”为主题,由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师解亚飞主讲,舞蹈专业全体学生及学院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解亚飞老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深入剖析了清商乐舞的艺术特征与社会价值。课程通过“历史脉络梳理”“经典舞段解析”“文化意蕴探讨”三大板块展开,结合文献史料与影像资料,生动还原了清商乐舞“婉约柔美、抒情达意”的独特风格。此外,解老师还通过现场示范,展示了清商乐舞的典型动作与韵律,并引导学生分组体验舞蹈编排,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感知。
一、教研创新:以文化赋能舞蹈教学
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是舞蹈教研室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解亚飞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文化浸润”的重要性,通过解读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审美取向,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背后的历史逻辑与情感表达。这种“以史为鉴、以舞传情”的教学方式,与学院近年来倡导的“大美育、全浸润”理念高度契合。
二、师生互动:共探舞蹈艺术之美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围绕清商乐舞的当代传承展开讨论。提出“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的创作思路,并鼓励学生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灵感。
三、教研室教师深度探讨
课后,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全员教师及理论教研室主任对本次公开课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解亚飞老师的课程设计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此类活动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检验,更是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学院将继续支持教研室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为“懂理论、善实践、有情怀”的舞蹈人才。
四、未来展望:以教研促发展
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在艺术教育领域成果斐然,充分彰显了学院的育人效果。学院将进一步探索“舞蹈+”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学院“大美育”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撰稿:江源 审稿:黄晓东】